且嗅花香 且聽人生 --管理學院舉辦“國學與人生”講座
為了提高我院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加強學生們對國學知識與人生思考的認識。2020年11月20日,我院于志存樓306舉行了以“國學與人生”為主題的講座。本次講座由張學本教授主講,管理學院院長李建華、部分教師以及各院學生共計200余人參加。
講座伊始,張教授提出國學與人格定位的理念。人性中天使與魔鬼兩種人格并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格,而人格決定命運。在我國古典著作«西游記»中,作者善于運用各種人物角色來體現多種不同的人格。例如豬八戒代表著欲望境界,沙和尚代表著理性境界,孫猴子代表著專一境界,而唐僧則代表著修養境界。
每個人物的定位不同,便注定擁有不同的命運。第一種:定位虛假,往往言行不一,指人與人的關系是虛假的,這種人物往往具有兩面性,最終導致人格分裂,命運注定失敗。第二種:定位邪惡,就是為人心狠手辣,無情無義,無惡不作,這種邪惡人格的人物命運注定在牢獄之中度過。第三種,定位正善真,即為人誠信、忠懇、善良、助人為樂、救苦救難,這種善良人格的人注定一生平安,快樂行善一生。這就要求我們在人生中準確地標定自己的人格,確定自己命運的格局。«周易»有言:君子吉,小人否。只有自己有意識地將自我的人格標定為正、善、真,才往往能確定積極健康的人生格局。
張教授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大多趨利避害,僅以成敗論英雄。但獲得成功需要智慧地取舍,邪以利害為主,正卻以義理為先。就個人而言,如果只是為了牟利,那就不是立志,而是野心。有野心的人或許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早晚都會失敗的。中國古典的主要思想即為義理。日本的教養之源就是中國古典,如果沒有中國古典作為根基,日本百年前就不會那么快速地崛起。正如北尾吉孝堅信的那樣:如果你想獲得成功,智慧和見地是缺一不可的,而閱讀中國古典是唯一的有效方法。李斯認為:與其相信能力,不如相信財富,相信財富不如相信權利。至于又如何分別正邪利害,每個人自有其獨特的看法。
張教授認為,人生具有三大關鍵點:擇師、擇配、擇業。張教授認為婚姻是人生資源的整合。細分析婚姻具有的三大功能:一是種的繁衍,二為抒情,三是伴老。分別代表著工具主義、享樂主義和幸福主義三種婚姻觀。夫妻之間和諧相處的準則是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忠貞和舉案齊眉的互敬。只有共享、諒解、滋養、理解等才是愛情婚姻的持久公式。與此同時,每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懂得運財的智慧。
通過張學本教授的講座,同學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體會,也對今后的人生方向有了更好的把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恰如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當代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去實現理想,活出精彩的人生!